纵览原创|承德迎来今年首次强降雨:全市救助涉水被困车辆30余辆,8日晚市区已无积水路段,交通恢复畅通
纵览原创|承德迎来今年首次强降雨:全市救助涉水被困车辆30余辆,8日晚市区已无积水路段,交通恢复畅通
纵览原创|承德迎来今年首次强降雨:全市救助涉水被困车辆30余辆,8日晚市区已无积水路段,交通恢复畅通多部门(bùmén)协作、多举措并用,河北石家庄推进交通拥堵综合治理
在途(tú)车辆增多 拥堵指数反降
《2024年中(zhōng)国主要城市(chéngshì)交通分析报告》显示,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,河北省石家庄市交通拥堵指数同比(tóngbǐ)下降(xiàjiàng)(xiàjiàng)6.28%,下降幅度排名第二。石家庄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384万辆,去年12月日均在途177万辆,同比上涨22%;拥堵指数为1.65,同比下降10.3%。
在(zài)不限号的前提下(xià),石家庄市上路车辆增加(zēngjiā),拥堵指数何以下降?背后是多部门协作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治理。近年来,石家庄通过整体规划路网建设、打造智慧交通系统、摸清(mōqīng)症结精准施策等举措,持续化解交通拥堵难题。
打通主动脉,疏通毛细血管(máoxìxuèguǎn)
晚上7时,在正定县(zhèngdìngxiàn)上班的石家庄市民张然驾车,自华安东路驶入复兴大街(dàjiē)主路,20多分钟后抵达(dǐdá)北二环附近的家。“以前下班回家得几条大路和小路来回绕行,如今走复兴大街,下主路后沿辅路直达小区,节省(jiéshěng)了近一半时间。”张然说。
复兴大街(dàjiē)的前身是新元高速,此前与石太高速穿城而过,形成诸多“断头路”,阻断主城区(zhǔchéngqū)的交通。2021年以来,石家庄市大力推进城市更新,北三环和(hé)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项目便是其中(qízhōng)一项重点工程。
“将石太和(hé)新元这两条穿城高速改造为北三环与复兴大街这两条城市快速路,通过(tōngguò)车道扩容、增设立交、贯通辅道等措施,完成与城市路网的衔接融合和互联互通。”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规划科科长(kēkēzhǎng)李学敏介绍,如今,这两条道路分别连通40条东西向道路和31条南北向道路,构建起十字形骨架快速路,大幅提升了通行能力(nénglì)。据统计,2024年(nián)复兴大街、北三环车流量超2亿辆次。
“道路规划(guīhuà)是加快路网建设并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最基础和最关键的工作。”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梁立杰说,近年来,该局编制了多项道路交通专项规划,整体构建内畅外联、转换(zhuǎnhuàn)高效(gāoxiào)、区间融合的城市(chéngshì)路网体系(tǐxì)。在复兴大街、北三环市政化(huà)改造的基础上,规划形成“八横十纵”快速路网系统;通过胜利大街、谈固大街等主干路南延,规划形成“十一横二十一纵”主干路网系统。
城市交通既要打通“主动脉”,也要疏通“毛细血管”。2024年7月,南二环平安南大街至仓兴街段辅路(fǔlù)连通工程通车(tōngchē),彻底解决了南二环建成(jiànchéng)20多年来辅路“断头”问题,缓解了石家庄火车站周边(zhōubiān)的交通压力。
家住新合国际小区的市民张绍军曾一度苦恼:小区挨着(āizhe)南二环主路,“近在眼前,却无路可走”。“以前辅路不通,进出都(dōu)得绕远路。”眼下辅路通了,张绍军高兴地说,“上班、购物(gòuwù)、出游都很便利。”
“今年将重点聚焦复兴大街、东二环、北三环沿线(yánxiàn)连通道路打通(dǎtōng)及城中村改造配套道路建设。”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(jiànshèjú)副局长聂文广说,目前全市已接续打通169条城区规划路。
“车看灯”变成“灯看车(kànchē)”
早上8时(shí),石家庄火车站附近,中华大街与新石中路(zhōnglù)交叉路口,自北向南方向的左数第二条车道变成了左转车道,前往(qiánwǎng)火车站的车辆通行更加顺畅。
“早高峰时段左转需求大幅上升,此时自北向南的四车道会调整(tiáozhěng)为(wèi)两条左转车道和两条直行车道;到了平峰时段,我们根据车流量将车道配置恢复为一条左转、三条直行。”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大队副大队长李明说,目前已对市区(shìqū)内27个路口采取(cǎiqǔ)随信号“可变车道”措施,通过提高车道利用率(lìyònglǜ),降低拥堵率。
变化的还有(háiyǒu)信号灯的配时。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数字大屏上,基础路况、信号灯优化数据(shùjù)等信息实时滚动。
“以往信号灯是固定的,现在70个路口的信号灯实现智能化,能够根据路网数据、路口流量数据等实时调整配时。”石家庄市交通科研所所长(suǒzhǎng)李龙介绍,车流量大时智能信号灯会适当(shìdàng)延长绿灯(lǜdēng)时间,车流量小时则缩短绿灯时间,提高道路资源(zīyuán)利用率。
石家庄还在裕华路(lù)、和(hé)平东路等16条(tiáo)主次(zhǔcì)干道的270个信控路口,设置了60条绿波带,通过采取“分段式协调”和“外截内疏”策略,推进(tuījìn)城区绿波网协调控制应用。从前“车看灯”,如今“灯看车”。通过智慧调度,石家庄主要节点路口平均通行效率提升7%—10%。
“智慧交通系统是实现石家庄城市(chéngshì)交通拥堵指数下降(xiàjiàng)的(de)关键。”石家庄市公安局党委委员、交通管理局局长王晓龙说,市交通管理局成立(chénglì)了交通感知优化中心,完成了288个路口信息建档入库,分时分类分区优化交通秩序管理。
交通事故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。依托智慧交通系统,石家庄市(shíjiāzhuāngshì)全面推行“网格化、路长制”管理模式,并建立了指挥(zhǐhuī)中心、分控中心、数字警务室三级联动工作机制(jīzhì)。借助各级指挥中心的动态数据,区域执勤交警(jiāojǐng)能实时(shíshí)掌握全市交通动态,精准识别异常情况并迅速响应。智慧调度叠加(diéjiā)“铁骑勤务”,平均一个事故处理时间由原来的18分钟压缩到5分钟以内,推动交通拥堵率下降。
“一点(yìdiǎn)一策”治理城市堵点
11时(shí),万象(wànxiàng)城商圈渐渐热闹起来。商城西门附近的便道上,电动自行车整齐停放,其中不少是外卖员的。
“送餐抢时间(shíjiān),以前电动车都是随便停路旁,现在停在便道停车区域成习惯了!”外卖员(yuán)崔杰熟练地将电动自行车(zìxíngchē)顺着缓坡停上便道,然后小跑着进了商城。
用餐时间的万象城商圈是城区最拥堵的区域(qūyù)之一,非机动车乱停(tíng)乱放是导致拥堵的主要原因(yuányīn)。“商场(shāngchǎng)之前缺少非机动车停车场地(dì),许多人将车停在路旁,挤占机动车道。”石家庄交管局桥西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张海龙说,积极与商场沟通后,在商场附近的便道上(shàng)腾出两块非机动车停车区域。考虑到便道与车道有一定的高度差,石家庄交管局还沿着便道设置了近150米的橡胶缓坡。“有了缓坡,停车更轻松,现在非机动车都(dōu)会自觉停在便道上。”张海龙说。
12时,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前,私家车、出租车、网约车在不同车道排列成队,井然有序。河北医大二院平均(píngjūn)每天门诊挂号量(liàng)超1万人次,这里曾是(shì)全市交通最拥堵的医院区域。
摸清症结所在,石家庄市(shíjiāzhuāngshì)交管局分类施策:针对车辆通行问题,在医院门前施划了(le)4条专用车道(dào),从内到外分别为送住院社会车辆、出租车、非机动车、网约车临时停放的专用车道;针对车辆停放难题,邀请石家庄市政设(shè)计院设计扩大院内机动车停车容量(róngliàng),同时将院前和平路高架桥下的空闲区(qū)域设为非机动车停车区。“现在,医院内外循环都畅通了。”河北医大二院安全处负责人王智表示。
为学生家长协调周边免费停车场,建议学校(xuéxiào)推行“错时上下学”;协调洒水、清扫车辆错峰(cuòfēng)作业,避免早晚高峰占(zhàn)道;对跨度不能满足掉头条件的中心线掉头开口进行优化设置……2023年2月,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推出疏堵(shūdǔ)保畅十项举措,对学校、医院、商圈等易堵点实施“一点一策”治理,摸清症结精准施策(shīcè)。
“拥堵治理有成效,但离市民期待仍有差距。我们将继续(jìxù)以‘绣花功夫’精细化管理,营造(yíngzào)更加畅通智慧的城市交通体系。”王晓龙说。(来源:人民日报 记者:万秀斌 邵玉姿(shàoyùzī))

多部门(bùmén)协作、多举措并用,河北石家庄推进交通拥堵综合治理
在途(tú)车辆增多 拥堵指数反降

《2024年中(zhōng)国主要城市(chéngshì)交通分析报告》显示,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,河北省石家庄市交通拥堵指数同比(tóngbǐ)下降(xiàjiàng)(xiàjiàng)6.28%,下降幅度排名第二。石家庄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384万辆,去年12月日均在途177万辆,同比上涨22%;拥堵指数为1.65,同比下降10.3%。
在(zài)不限号的前提下(xià),石家庄市上路车辆增加(zēngjiā),拥堵指数何以下降?背后是多部门协作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治理。近年来,石家庄通过整体规划路网建设、打造智慧交通系统、摸清(mōqīng)症结精准施策等举措,持续化解交通拥堵难题。
打通主动脉,疏通毛细血管(máoxìxuèguǎn)
晚上7时,在正定县(zhèngdìngxiàn)上班的石家庄市民张然驾车,自华安东路驶入复兴大街(dàjiē)主路,20多分钟后抵达(dǐdá)北二环附近的家。“以前下班回家得几条大路和小路来回绕行,如今走复兴大街,下主路后沿辅路直达小区,节省(jiéshěng)了近一半时间。”张然说。
复兴大街(dàjiē)的前身是新元高速,此前与石太高速穿城而过,形成诸多“断头路”,阻断主城区(zhǔchéngqū)的交通。2021年以来,石家庄市大力推进城市更新,北三环和(hé)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项目便是其中(qízhōng)一项重点工程。
“将石太和(hé)新元这两条穿城高速改造为北三环与复兴大街这两条城市快速路,通过(tōngguò)车道扩容、增设立交、贯通辅道等措施,完成与城市路网的衔接融合和互联互通。”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规划科科长(kēkēzhǎng)李学敏介绍,如今,这两条道路分别连通40条东西向道路和31条南北向道路,构建起十字形骨架快速路,大幅提升了通行能力(nénglì)。据统计,2024年(nián)复兴大街、北三环车流量超2亿辆次。
“道路规划(guīhuà)是加快路网建设并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最基础和最关键的工作。”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梁立杰说,近年来,该局编制了多项道路交通专项规划,整体构建内畅外联、转换(zhuǎnhuàn)高效(gāoxiào)、区间融合的城市(chéngshì)路网体系(tǐxì)。在复兴大街、北三环市政化(huà)改造的基础上,规划形成“八横十纵”快速路网系统;通过胜利大街、谈固大街等主干路南延,规划形成“十一横二十一纵”主干路网系统。
城市交通既要打通“主动脉”,也要疏通“毛细血管”。2024年7月,南二环平安南大街至仓兴街段辅路(fǔlù)连通工程通车(tōngchē),彻底解决了南二环建成(jiànchéng)20多年来辅路“断头”问题,缓解了石家庄火车站周边(zhōubiān)的交通压力。
家住新合国际小区的市民张绍军曾一度苦恼:小区挨着(āizhe)南二环主路,“近在眼前,却无路可走”。“以前辅路不通,进出都(dōu)得绕远路。”眼下辅路通了,张绍军高兴地说,“上班、购物(gòuwù)、出游都很便利。”
“今年将重点聚焦复兴大街、东二环、北三环沿线(yánxiàn)连通道路打通(dǎtōng)及城中村改造配套道路建设。”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(jiànshèjú)副局长聂文广说,目前全市已接续打通169条城区规划路。
“车看灯”变成“灯看车(kànchē)”
早上8时(shí),石家庄火车站附近,中华大街与新石中路(zhōnglù)交叉路口,自北向南方向的左数第二条车道变成了左转车道,前往(qiánwǎng)火车站的车辆通行更加顺畅。
“早高峰时段左转需求大幅上升,此时自北向南的四车道会调整(tiáozhěng)为(wèi)两条左转车道和两条直行车道;到了平峰时段,我们根据车流量将车道配置恢复为一条左转、三条直行。”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大队副大队长李明说,目前已对市区(shìqū)内27个路口采取(cǎiqǔ)随信号“可变车道”措施,通过提高车道利用率(lìyònglǜ),降低拥堵率。
变化的还有(háiyǒu)信号灯的配时。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数字大屏上,基础路况、信号灯优化数据(shùjù)等信息实时滚动。
“以往信号灯是固定的,现在70个路口的信号灯实现智能化,能够根据路网数据、路口流量数据等实时调整配时。”石家庄市交通科研所所长(suǒzhǎng)李龙介绍,车流量大时智能信号灯会适当(shìdàng)延长绿灯(lǜdēng)时间,车流量小时则缩短绿灯时间,提高道路资源(zīyuán)利用率。
石家庄还在裕华路(lù)、和(hé)平东路等16条(tiáo)主次(zhǔcì)干道的270个信控路口,设置了60条绿波带,通过采取“分段式协调”和“外截内疏”策略,推进(tuījìn)城区绿波网协调控制应用。从前“车看灯”,如今“灯看车”。通过智慧调度,石家庄主要节点路口平均通行效率提升7%—10%。
“智慧交通系统是实现石家庄城市(chéngshì)交通拥堵指数下降(xiàjiàng)的(de)关键。”石家庄市公安局党委委员、交通管理局局长王晓龙说,市交通管理局成立(chénglì)了交通感知优化中心,完成了288个路口信息建档入库,分时分类分区优化交通秩序管理。
交通事故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。依托智慧交通系统,石家庄市(shíjiāzhuāngshì)全面推行“网格化、路长制”管理模式,并建立了指挥(zhǐhuī)中心、分控中心、数字警务室三级联动工作机制(jīzhì)。借助各级指挥中心的动态数据,区域执勤交警(jiāojǐng)能实时(shíshí)掌握全市交通动态,精准识别异常情况并迅速响应。智慧调度叠加(diéjiā)“铁骑勤务”,平均一个事故处理时间由原来的18分钟压缩到5分钟以内,推动交通拥堵率下降。
“一点(yìdiǎn)一策”治理城市堵点
11时(shí),万象(wànxiàng)城商圈渐渐热闹起来。商城西门附近的便道上,电动自行车整齐停放,其中不少是外卖员的。
“送餐抢时间(shíjiān),以前电动车都是随便停路旁,现在停在便道停车区域成习惯了!”外卖员(yuán)崔杰熟练地将电动自行车(zìxíngchē)顺着缓坡停上便道,然后小跑着进了商城。
用餐时间的万象城商圈是城区最拥堵的区域(qūyù)之一,非机动车乱停(tíng)乱放是导致拥堵的主要原因(yuányīn)。“商场(shāngchǎng)之前缺少非机动车停车场地(dì),许多人将车停在路旁,挤占机动车道。”石家庄交管局桥西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张海龙说,积极与商场沟通后,在商场附近的便道上(shàng)腾出两块非机动车停车区域。考虑到便道与车道有一定的高度差,石家庄交管局还沿着便道设置了近150米的橡胶缓坡。“有了缓坡,停车更轻松,现在非机动车都(dōu)会自觉停在便道上。”张海龙说。
12时,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前,私家车、出租车、网约车在不同车道排列成队,井然有序。河北医大二院平均(píngjūn)每天门诊挂号量(liàng)超1万人次,这里曾是(shì)全市交通最拥堵的医院区域。
摸清症结所在,石家庄市(shíjiāzhuāngshì)交管局分类施策:针对车辆通行问题,在医院门前施划了(le)4条专用车道(dào),从内到外分别为送住院社会车辆、出租车、非机动车、网约车临时停放的专用车道;针对车辆停放难题,邀请石家庄市政设(shè)计院设计扩大院内机动车停车容量(róngliàng),同时将院前和平路高架桥下的空闲区(qū)域设为非机动车停车区。“现在,医院内外循环都畅通了。”河北医大二院安全处负责人王智表示。
为学生家长协调周边免费停车场,建议学校(xuéxiào)推行“错时上下学”;协调洒水、清扫车辆错峰(cuòfēng)作业,避免早晚高峰占(zhàn)道;对跨度不能满足掉头条件的中心线掉头开口进行优化设置……2023年2月,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推出疏堵(shūdǔ)保畅十项举措,对学校、医院、商圈等易堵点实施“一点一策”治理,摸清症结精准施策(shīcè)。
“拥堵治理有成效,但离市民期待仍有差距。我们将继续(jìxù)以‘绣花功夫’精细化管理,营造(yíngzào)更加畅通智慧的城市交通体系。”王晓龙说。(来源:人民日报 记者:万秀斌 邵玉姿(shàoyùzī)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